2020年10月12至23日,贵州科学院科技与经济战略研究中心按照院行政的安排,组织人员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具体承办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省级地方科学院、新疆两校一院2020年交换馆员线上培训班。
参训人员按照“前沿趋势+专项技能提升+实践探索”的课程设置思路,听取了来自院中心、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以及美国雪城大学、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7位业内著名专家和资深老师的授课,分四个模块,全面系统地了解图书馆、科技情报工作前沿趋势及最新动态,掌握开展科技情报工作所需的专项技能,交流讨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面向未来发展的新探索实践,提升所级图书馆员开展基于新环境、新形势、新任务下的新型文献情报服务能力和知识服务能力。
课程模块一“前沿趋势”,通过学习,了解了图书情报工作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科技前沿趋势。该模块包含7个主题报告,内容涵盖图书情报领域人工智能研究热点、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在人工智能时代贡献文献情报领域的智慧和方案—构建基于科技文献知识的人工智能(AI)引擎;服务四个面向—科技情报工作的实践与进展;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开放知识图谱及应用;知识组织与智能应用以及科学计量学最新进展与应用等。课程模块二“基于Python的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基础培训”历时4天,课程主要学习如何利用Python语言开展数据管理与分析工作。
课程模块三“下一代机构知识库建设与科学数据管理培训”历时3天,课程内容涵盖科学数据管理理论以及国际发展前沿、科学数据管理实践应用和案例、数据权益管理、机构知识库建设与服务发展态势、机构知识库规划建设与CSpace平台实务等。课程模块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发展新实践”主要由院中心、地区中心业务部门、业务单元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院文献情报工作在资源、服务、平台、技术等方面的新实践和新发展,内容涉及科技咨询服务、情报研究新方法、智慧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平台建设、科技评价、学科化服务转型、大数据情报服务、院所协同阵地服务、期刊评价、学术评价工具等方面。通过学习,学员了解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在资源体系、服务体系以及未来发展的新动向、新进展。
这次培训,举办方着力超越原有图书馆从系统开发、资源建设到服务传统链条的模式和思路,打造新的知识服务模式。战略中心参训人员通过参与专业学习、学术研究、项目参与、工作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持续提升了专业素养及专项能力,促进了文献情报机构的服务转型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