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林业种业创新根基,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近日,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植物调查团队整装出发,深入黔中、黔北地区的山川林地,开展了一场系统性的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与调查工作。

团队收集珍稀树种种子
本次调查根据年度工作部署,在团队前期已完成的项目实施区域资源摸底与重点区域定点工作基础上,明确“珍贵+特色”两条主线,力求在收集的树种数量和每种资源的样本份数上实现双重突破。在崇山峻岭间,调查团队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承载着极高生态与经济价值的珍贵树种,成功收集了包括丝栗栲、赤皮青冈、桢楠、闽楠、云南樟、小叶红豆、花榈木在内的二十余种珍贵树木资源。这些树种中,有的以其坚硬的木质、精美的纹理成为高档家具和工艺品的上佳用材;有的则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更有部分属于濒危或保护植物,是研究植物演化和生态系统的“活化石”,其科研价值与保护意义尤为突出。除珍贵树种外,团队特别关注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资源,包括模式标本产地树种、以“贵州”命名的树种、分布范围狭窄的少见种和特有种等,着力挖掘那些“有说头”的林木种质资源。
此项工作不仅系统收集调查了我省林木种质资源的“绿色家底”,更是守护贵州绿色遗产、服务生态强省建设的重要实践。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标志着贵州省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不仅为当下的林业种业创新注入了活力,也将为推动全省林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建设提供持久而深远的“绿色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24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