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活动
加快推进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创新
  字号:[ ]  [关闭]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精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科技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立足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创新,及时有效地为贵州省建设“四区一高地”提供科技支撑力量。

一、深入调查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改革发展

2022年7月26日,贵州科学院吴溶处长带领有关科技创新发展管理负责人以及贵州省级科技特派员周洪英研究员等一行8人奔赴贵州科学院所属的植物园永乐基地,就贵州特色产业发展的蓝莓、百香果、观赏花卉、中药材等优良品种培育及种苗供给、技术转移转化应用与人员培训等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问题开展了实地调研和科技需求对接协调服务。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植物园永乐基地建成的蓝莓、百香果、山地玫瑰、树莓、白及、黄精等贵州省重点经济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展示园、种苗繁育生产温室大棚、精品特色水果保质仓储车间、经济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配套技术设备设施等,植物园副主任、贵州省级科技特派员专家周洪英研究员陪同调研并详细报告了科技工作取得进展和成果概况,特别介绍了,自进入“十四五”以来,在贵州科学院、省科技厅、省林业厅有关科技创新项目支持下,在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根据贵州省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计划,以及《贵州省“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贵州本土特色生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推进科技成果面向生产一线转化应用,把科研院所、科研团队及其科技人员融入到贵州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中去,先后建立了珍稀特有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育展示园区特色经济植物蓝莓、百香果、山地玫瑰、树莓、黑莓、黄精、白及等新品种展示园区与应用栽培示范园区。当前正面向贵州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科技需求,以项目组为单元开展科技包村、项目包企业、课题包农户的科技服务,逐项开展蓝莓、百香果、山地玫瑰、树莓、黑莓、黄精、白芨等植物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技术培训、技术熟化,以科技先进性为引领,辐射带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打造出贵州省乡村振兴的“一村一特,一村一品”创新模式样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驱动贵州山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调研组成员结合单位工作的实际以及当前科技发展现实需求,开展了深入的互动交流,一致认为科研院所建立科技供给侧样品展示基地和科技服务展示窗口是一种先进的模式,可以为产业科研基础好、发展动力强劲的企业牵线搭桥开展科技合作,努力做好科技需求与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的对接协调工作,可以先行先试建立样板模式,拼搏创新,打造出贵州省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开创贵州省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调研发现,植物园永乐基地当前规模190亩,蓝莓、百香果、山地玫瑰、树莓、中药材五个项目团队进驻,成果展示与转化科技服务初见成效,但在规划布局上还存在系统设计不够、配套服务设施不协调的短板。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必须凸显其科技供给侧样品展示和科技服务展示窗口运行模式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还很有必要强化系统思维和做好项目设计,申请财政资金支持,或者疏通政策壁垒通过产学研联合融合资金,加强系统设计和协调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的能力和科技服务窗口对外开放水平,建立起先行先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试验示范样板。

(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指出:要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开放式创新平台,申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植物园永乐基地的做法,正是科研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贵州省高质量发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集中攻关解决具体科技问题可视化、可考量、可比选的科研工作模式,是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区域创新科技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尝试,可作为贵州省改革发展先行先试的案例研究及其相关政策倾斜性支持,充分调动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贵州省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科技创新发展处

:邹天才、周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