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酱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贵州,一项创新技术正在改变延续千年的酿酒技艺——贵州科学院院属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省轻工所)研发的酱香型白酒智能勾调技术,成功将老师傅的感官经验转化为精准的数据模型,使优质酒品率提高至98%以上,勾调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升30%。
“七分酒三分勾”是酱香型白酒行业的共识,勾调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酒的最终质量与风格。然而,传统人工勾调长期依赖老师傅的感官品评,存在主观性强、风味物质解析不充分、质量波动大等瓶颈。这项技术标志着酱香型白酒生产正式从“经验驱动”迈入“数据驱动”的新阶段。

省轻工所专业技术人员陈晨介绍,智能勾调技术通过高精度分析仪器对基酒的理化指标、香气成分进行全方位检测,系统采集醇类、酯类、酸类等关键风味物质的多维数据,再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出“成分-口感-风格”的关联模型。
目前,该所已在贵阳市高新区建成酱香型白酒智能勾调中试平台。该平台已服务3家企业,开发出3种酱酒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酱香型白酒》标准中的优级品要求,带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500余万元。
面对酱香型白酒成分复杂、微量风味物质检测难度大的挑战,研发团队采用多种联合检测方式,使可检测出的风味物质种类达200种以上,不断完善数据库建设。团队下一步将继续采集基酒数据,优化从数据采集到成品反馈的全链条流程,形成集酒体快速检测、智慧化配方设计与专家品鉴于一体的工艺规范。
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贵州建设全国重要白酒生产基地政策的具体举措,也为解决白酒行业长期依赖人工经验、技艺传承难等共性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路径。随着智能勾调技术的推广应用,贵州白酒产业正在书写新型工业化的创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24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