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推进绿色制造的战略布局下,贵州科学院院属贵州省机电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省机电院)建设的“装备再制造表面工程创新技术中试平台”经过近十年技术攻关,已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学研用综合性平台,填补了贵州在装备再制造产业领域的技术空白。
再制造作为在表面工程和维修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正在改变人们对“废旧产品”的认知。省机电院技术员韩洪雄介绍,再制造是将废旧产品恢复到如新品一样性能的过程,与制造新品相比可节能60%,节材70%,节约成本50%,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
该平台整合了离子注入表面改性技术、真空溅射沉积技术、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激光熔覆快速成型技术等先进表面工程技术,构建了完整的再制造技术体系。平台以无损检测技术和表面强化技术为主要手段,积极开展电机及关键精密零部件的寿命评估、性能测试与提升等关键技术研究,为全省装备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风电机组主轴超声检测装置
在风电领域,平台开发的超声检测系统正在守护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技术人员在主轴端面布置16个探头,有效监测部位裂纹的产生,起始灵敏度达到2mm×0.1mm。这套系统已纳入中国电建集团开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风电场智能运维管理体系,为桐梓大顶山新建风电场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材料强化技术方面,平台通过离子注入技术为C/C复合材料刹车盘进行强化处理,使硬度提高37%,表面临界载荷提高68%,显著提升了表面耐磨性能。在工具制造领域,通过对YG8型硬质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刀具表面硬度提高了约10%,为精密加工提供了更好的工具支持。

风电机组主轴超声检测试验
平台建设从引进人才、技术和资源着手,已形成纳米复合电刷镀、离子注入、离子溅射沉积等技术的研发、咨询和推广能力。目前,平台已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包括永安电机公司的电机高效再制造、华栋再生资源利用公司的汽车零部件及能矿装备再制造、兴福祥立健机械公司的磨床主轴强化等,并成功帮助永安电机公司70多个型号产品进入再制造产品目录,为企业开拓再制造市场创造了条件。
据了解,平台下一步将主要围绕装备制造企业关键零部件表面改性及强化技术支撑和服务,面向冶金、电力、化工、交通等行业重大设施装备基于大数据的无损检测技术,建立无损云检测/云监测体系,并面向全省开展再制造及表面工程技术的推广应用,致力于成为贵州省表面工程技术领域和重大设施装备安全无损云检测技术领域的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该平台的建成和发展,标志着贵州在装备再制造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将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持续技术支撑,让绿色制造成为贵州工业发展的鲜明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