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马尾松应答高温干旱复合胁迫研究取得新进展
  字号:[ ]  [关闭]

全球工业化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加剧了高温干旱对林木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高温干旱导致林木大量死亡,已成为制约森林生产力和质量效益提升的瓶颈。因此,为了提高对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趋势的预测精度,深入探究树木在高温干旱胁迫下的响应机制尤为迫切。

近期,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与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围绕此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中科院一区TOP),题为“The PmCHS and PmANR of Pinus massoniana regulate flavonoid metabolism in response to high temperatures and drought”。本研究以中国亚热带重要的乡土树种马尾松为材料,采用连续和梯度两种高温干旱胁迫的方法,通过转录组、代谢组和基因功能验证等手段,阐明了基本的代谢途径,鉴定了核心代谢物和调控基因。结果显示,梯度高温干旱胁迫对马尾松幼苗的影响比连续高温干旱胁迫更为显著。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是应对共胁迫的主要代谢途径,其中PmHCT、PmCHS和PmANR的上调导致表没食子儿茶素和杨梅素积累增加,最终调节对高温和干旱的反应。拟南芥的异源转化进一步证实,过表达PmCHS和PmANR显著增强了植物的抗旱性。

本研究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胁迫模式,构建了多组对比实验以分析高温干旱胁迫对马尾松的影响。从多组学角度系统地阐明了马尾松对高温和干旱联合胁迫响应的关键代谢途径及调控基因。这些发现不仅为今后的靶向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马尾松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