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2025年“全国生态日”科普宣传活动在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保生物多样,固农业根基”为主题,贵州科学院植物园作为承办单位之一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助力本次科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5年“全国生态日”科普宣传活动现场
宣读“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倡议书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现场设置宣传区、标本区、科普活动体验区、防治演示区四大活动区域,各区域紧密联动。贵州科学院外来入侵生物研究团队凭借扎实深厚的科学研究及科学普及积累,支撑了整个活动的科学性、专业性及趣味性。贵州科学院植物园科研人员从对入侵植物植株形态特征、种子微观形态图片及实物的展示,到对传入途径、生物多样性影响、农业生产及生命健康的具体危害的科普视频播放,再到多种文创产品的科普体验和宣传,让参与者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充分感受外来入侵物种的特征和危害。在标本区,贵州科学院科研团队精心筛选并制作了福寿螺、紫茎泽兰、加拿大一枝黄花、三裂叶豚草、豚草、齐氏罗非鱼、太阳鱼等重大危害外来入侵动植物标本,清晰展示了各种外来入侵物种的识别特征;同时,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展示了加拿大一枝黄花、三裂叶豚草等物种的活体盆栽,进一步帮助公众直观掌握外来入侵物种的形态特征。在防治演示区,贵州科学院生物所科研人员从福寿螺形态识别、人工诱捕、综合防治到螺体应用等进行科学讲解和操作示范,为基层工作人员与参与群众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控方案。
贵州省植物园科研人员进行标本讲解
贵州省植物园科研人员向参会领导讲解科普文创
活动现场,参与群众纷纷表示,通过标本观摩、科研人员讲解与科普文创的体验,不仅认清了重大危害的外来入侵生物的“真面目”,更掌握了简单有效的防控方法;基层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则认为,此次活动搭建的交流平台,让大家得以学习到专业的技术成果,为后续开展本地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贵州科学院外来入侵生物研究团队
此次“全国生态日”科普宣传活动的圆满举办,不仅增强公众对外来入侵物种识别和防范的意识,更推动了科研机构与政府部门、基层一线的协同联动。未来,贵州科学院植物园、贵州科学院生物所将持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深化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科学研究与防控技术推广,为维护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更多科研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