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分析测试研究院科研人员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培训学习
近日,省测试院科研人员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参加“溯源探味——风味解析及异味检测技术研讨会”和“2025感官评价及嗅辨技术规范化能力培训班”。
研讨会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勋以“蕲艾中的苦味物质”为题,分享了其团队在蕲艾研究方面的科研思路与成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刘巧瑜副教授作了题为“脂质源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的报告,对中式传统肉制品加工、保鲜和呈味机理进行详细介绍。其他与会专家学者逐一进行了成果分享,共同为会议搭建起行业技术交流平台,对风味物质分析、异味溯源的关键技术等进行探讨,有效推动相关技术创新。
“2025感官评价及嗅辨技术规范化能力培训班”以线下集中授课形式开展,分别进行了理论讲解、实操、分组上机演练。主要围绕ODP4 嗅闻仪进行培训,学习常用气味分析方法:直接强度法,AEDA 稀释因子,FD 值,频率检测/NIF(嗅觉影响频率次法),气味评价小组分析;数据处理,利用ODI高级嗅闻数据处理软件对嗅闻记录的编辑和处理等。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科研人员深入了解了感官分析与气味研究的前沿方向,进一步掌握了感官评价与嗅辨分析的理论基础、实操方法与标准流程,有效提升了科研团队在食品风味研究方面的技术与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