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团队参加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暨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十周年
近期,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参加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该会议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主办,国内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领域的专业性学术研究会议。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变化规律,生物多样性监测方式从以往的单点观测逐渐转变成联网监测,并结合遥感、红外相机、声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拓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尺度与手段。生物多样性监测要获取长期且连续的监测数据,数据的管理、存储、分析以及其信息化建设对于生物多样性监测至关重要。生物所生态环境团队依托贵州科学院梵净山森林生态站和贵州科学院草海高原湖泊生态观测站,长期开展梵净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草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和研究,从个体到群落,从局域尺度到区域尺度,对两类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入,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为期三天的交流学习中,生物所科研人员深度参与学术研讨,充分与同行交流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分享了团队的研究成果。团队成员表示,今后会将交流学习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融入梵净山生态站和草海生态站的野外科学观测和研究中,提升两站的科学观测与研究能力,从而提升生物所在该领域的科技竞争力。
来源: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图文:吴先亮、刘盈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