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贵州科学院喀斯特资源与生态环境板块高质量融合发展,建立高水平野外生态观测研究站,形成“4+N”生态观测研究网络体系。2023年6月1日,贵州科学院山地所副所长赵卫权带领本所及生物所相关科研人员赴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简称环江喀斯特研究站)学习交流。
环江喀斯特研究站张伟副站长、付智勇副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带领考察组参观了站内高异质性土-岩系统物质迁移过程模拟设施、小流域水文水质监测系统、坡面水土流失监测小区、植被-土壤-表层岩溶带三维水土过程试验场等科研试验示范平台以及站内的实验室、监测仪器、数据中心等设施,并就其工作原理、创新性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与现场演示。
随后,双方展开了的交流座谈,张伟副站长围绕建站背景、发展历程、科研成果、应用示范、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并分享建站过程中的运行管理经验。赵卫权副所长表达了此行的背景和目的,并表示环江喀斯特研究站是我国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具有丰富的观测数据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人才培养、运行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对于提高贵州科学院在喀斯特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的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未来希望加强与环江喀斯特研究站在观测、科研、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并在野外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建设方面得到支持和帮助。
双方还就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观测方法、数据管理、模型构建、试验示范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就平塘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面临的困境、瓶颈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双方均表达了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利用等方面的合作意向,为下一步开展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来源: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喀斯特研究中心
文图:彭熙、张成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