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乡村振兴
驻村故事|付占娟:他乡亦故乡 驻村更“助”村
  字号:[ ]  [关闭]

编者按:迈出机关、走出办公室,顶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就要带着感情、沉下身子,走进群众,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新功。这一期,笔者带您走进江口县齐心村聊聊贵州科学院派驻齐心村驻村第一书记付占娟的驻村故事。

自我请缨赴乡村,把“情”驻在一线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既然来了,我就把这里当家,以后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把我们齐心村建设得更好。”这是第一次到齐心村时,贵州科学院派驻齐心村驻村第一书记付占娟在例会上讲的话。从此,这句话便时刻鞭策着江口县双江街道齐心村全体驻村工作队员。

驻村以来,付占娟便以村为“家”,与村“两委”拧成一股绳,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自身优势,找准职责定位,充分发挥指导帮助、参谋助手和突击攻坚作用,扎根农村第一线,融入基层新环境,一项项民生实事记录着齐心村推动乡村振兴的步伐,也留下了齐心村驻村工作队为乡村振兴奋斗的身影。

付占娟(右一)动员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开展集体经济蔬菜种植

沉下身子融民众,把“身”驻在一线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付占娟迎着秋日第一缕阳光,开始了她一天“一宣六帮”的驻村工作。“书记,你又下来了,快进屋,我家今年种的豆子丰收了,刚煮好正要给你尝一尝!说这话的是齐心村的建档立卡户黄春妹,2022年2月以前他一直在广东务工,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工厂效益不好加上家中两个孩子没人照顾就返乡了,虽说返乡能照顾孩子但是也面临着收入减少的问题,付占娟听说了此事之后立刻联系相关部门为其寻找就业机会,经多次对接入户核实为其申请公益性岗位,闲时还能在县城务零工解决了黄春妹就业问题,付占娟还是不放心两个孩子,只要有空便会到他家为其辅导作业实实在在地成了村民的“贴心人”。

“俗话说闲话家常应知百家事,我认为驻村干部就是要多听、多看、多走、多了解,勤于走村入户掌握实情、忙于田间地头为民办事。”付占娟这样说也这样做。驻村以来,她做得最多的就是与群众打交道,村里的93户建档立卡户、71户低保户、4户重点监测户及部分党员群众家的情况她烂熟于心,针对不同风险原因家庭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从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她早齐心村的群众打成一片。“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真正的“驻村”不是停留在每天的简单“打卡”上,而是要“身”在一线,“驻”入民心,要直面群众需求,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付占娟(右一)每月按时走访齐心村黄土组防贫预警监测户

抓住契机谋发展,把“心”驻在一线

驻村干部是连接驻村帮扶单位与所驻村的桥梁驻村一年多,付占娟利用自己所学对村内古道、古桥、古树和民俗、村史、文化资源等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与挖掘,向村干部、村组长、村民深入了解村、村组发展历程中涌现的优秀文化,以乡村振兴视域下文化振兴路径探析为题,申请设立乡村文化专项经费3万元,撰写村志5000字,帮助修订村规民约,利用现代融媒体展现乡土文化。此外,她还在齐心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积极努力,利用进村组、开群众会进行农户住房、饮水、医疗、教育信息收集工作,拓宽集体经济肉鸽养殖销售渠道,售卖乳鸽800余只,鸽子蛋2000余枚,真正实现了驻村又“助”村。

付占娟(左二)在黄土组帮助村民收割水稻

夯实基础强堡垒,把“责”驻在一线

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付占娟驻村第一年正逢第十一届村 (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她及时拟定了《齐心村第十一届村“两委”换届前期准备工作方案》,围绕“8个摸清”“7个心中有数”要求,对现任村干部、后备人选、换届风气等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通过召开群众会、个别走访、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宣传换届知识,了解群众想法,圆满完成村“两委”及监督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任务。她始终坚持把建强村“两委”班子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注重村“两委”能力建设,以村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对策研究为题,申请设立能力提升专项经费8万元,通过贵州科学院协调电脑2台、便携式投影仪1台,每周都会固定一天晚上针对村“两委”班子以及村级后备力量开展电脑软件课程培训,努力提高村“两委”班子及后备力量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服务群众、科学办公的水平和能力。截至目前,齐心村电脑软件学习培训班已开展26期。

付占娟(右二)走访突发重大疾病村民,宣传医疗保障相关政策


来源:院宣传处

文图:江口县双江街道齐心村驻村工作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